关于主题教育督查调研情况报告近年来,一肯中乡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一大批年轻优秀分子进入到党员队伍,入党申请人和积极分子队伍不断扩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主题教育督查调研情况报告6篇,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一肯中乡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一大批年轻优秀分子进入到党员队伍,入党申请人和积极分子队伍不断扩大。在农村发展党员问题比较突出的今天,一肯中乡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我们对此进行了相关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一肯中乡农村党员发展现状
一肯中乡现有25个行政村村,共有农村党员1103名,其中35岁以下225名,占20.4%;女党员202名,占19.31%;少数民族党员57名,占5.1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69名,占15.3%。
近年来发展党员及递交入党申请人数逐年递增,2013年开始,由于适度控制发展党员规模,吸收预备党员人数有所下降。在一肯中乡吸收的预备党员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人数逐年增加,高中及以上学历人数也逐年增加。
二、吸引群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因素
1、惠农政策的深入实施,增强了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惠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农村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阶段,农民人均收入进入了一个较快增长期。中央连续十二个一号文件,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目标,通过全面取消农业税、对农业生产实行直接补贴等政策,形成支农惠农的长效机制。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核心问题,一肯中乡在中央及地方的政策指导下,通过实施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三农”问题逐步得到缓解,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一肯中乡25个村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积极普及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红提种植、奶牛养殖、生猪养殖、蛋鸡养殖劳务输出等,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目前,一肯中乡农民人均纯收入7954元,年均增长9.8%左右。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扩大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比例,目前已达95%以上;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改造村村通破损路,新建或升级村级活动场所等,人居生活环境逐步改善。党的惠农政策和惠民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群众对党有了更深的感情,认为跟着党走有奔头,对党组织和党员有了更多的认同感,从而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递交入党申请的人逐年增加。
2、党组织设置的多元化,拓宽了发展党员工作的入口
2013年恢复组建以来,一肯中乡尝试探索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不断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坚持产业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把合作社会员、农民经纪人、党员大户等联合起来,先后在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4个,党小组11个,聚集党员35人。先后成立了盛丰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富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宋林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河北蔬菜市场党支部,初步形成了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产业党组织为支撑、专业党小组为基础的新型组织体系。沙巴日台村紧紧围绕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发挥蔬菜产业园区功能党小组的作用,积极发展和培养优秀青年进入党组织,涌现出了王希全、朱玉城等一批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近年来,全乡已培养出了数十名优秀年轻党员,充实到村队的各个角落,党组织的后备力量不断增强。各个产业或功能党小组,全面关注收集农村各类人才的思想动向,将技术能手、致富能手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加大培训力度,加强教育引导,把他们吸收进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带头富、带民富的本领得到不断加强。
3、党组织活动的多样性,增强了党组织对群众的吸引力
随着一肯中乡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村党组织开展的活动也越来越多,不再拘泥于读读报、看看电教片的固有模式,而是发挥远程教育形象直观、图文并茂、声画兼备、传播便捷的优势,开设“理论课堂”,把党的理论知识、农村政策法规和先进典型事迹、时政要闻送进寻常百姓家。加之千村帮联、城乡结对、村企联动活动的深入开展,党组织开展的活动形式更加新颖,内容更加丰富。北马架村党员邢凤兰带头成立的“妇女之家”文化小剧团,唱响县、乡、村各个角落。党组织和党员的这些活动,深深吸引了当地的群众,加入党组织、早日成为一名党员,已经成为年轻优秀农民的一种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
4、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党员不愿参加组织活动、党员先锋作用发挥不好等问题,在以前的党员教育管理中非常突出。如何解决党员发挥作用的问题,让党员真正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一肯中乡党委通过多年的探索,确定了以设岗定责、开展星级党员评定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实现了党员从“无职”到“有责”、“无位”到“有为”的转变,使他们的“双带”能力和意识明显增强,带动农民发展壮大各类产业,积极领办科技示范项目。同时,让党员时刻对照标准检查激励自己,达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目的。通过设岗定责、开展星级党员评定等活动,农村“两委”班子服务群众的热情高涨,带领党员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得到充分体现,群众满意程度明显提升。目前,全乡已培养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159人,其中村干部53人,创业致富典型69人,带动农户7800余人群众脱贫致富。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党员结构不够合理。从统计结果来看,党员整体年龄偏大,学历不高。一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在发展党员问题上存有“私心”,总想依靠老党员队伍为自己在工作或选举中获利,不愿意发展优秀青年为新党员,导致党组织缺乏活力,后备力量不足。
二是“人情党员”问题依然存在。在农村,发展党员靠人情、靠关系还在个别村存在,不利于党组织民主化管理,群众意见较大,影响党员发展质量。
三是对不履行职责、表现较差的党员缺少硬性处理办法。基层一些党员不参加组织活动,不缴纳党费,党性观念很弱,对这些人的处理仅仅停留在警告、组织谈话等轻度处理上,达不到处理一个、教育一片的目的,严重影响党组织的公信力和战斗力。
四、对策及建议
以学习贯彻《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为重点,抓好制度规范化建设,抓好发展党员过程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真正把政治上优秀、思想上可靠、群众认可的人选进党组织,使发展党员成为各级党组织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是加强入党积极分子梯队建设。制定长期发展规划,通过党小组引路、党小组长推荐、骨干党员帮带等方式,为基层党组织培养党员后备力量。落实党员教育培训,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对入党积极份子的培训,切实提高党员后备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是坚持发展党员全程化监管制度。扩大发展党员实验区的推广范围,把评判权交给党员和群众,以开放的模式让广大群众在推荐中看表现、在评价中找结论、在培养中抓教育、在公示中强监督,切实提升党员发展质量,提高新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运用设岗定责、星级评定、党员承诺等手段,力促党员发挥作用。实行激励机制,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注重对作用发挥不好的党员进行引导、帮助、带动,对经帮助仍无改正的党员进行谈话、警告等处罚措施,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为深入解决我市农村发展党员问题,提升组织力,夯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基层战斗堡垒。我市成立调研小组,对X市农村发展党员问题开展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发展党员之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深入推进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凸显,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但发展党员问题突出。
(一)发展党员“优亲厚友”。发展党员凭关系而不凭实力。谁与支部书记关系好就让谁入党。甚至出现因为是书记侄子而让只有初中文凭、当保安的普通年轻人入党,而将一位大学毕业教师拒之门外。优秀人才不能顺利入党,出现很多素质不过关党员。
(二)党员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党员文化水平非常低,不会写、不会读入党申请书,字都能认错,有的甚至上网抄入党申请,名字地址都抄上去;一些党员吃喝嫖赌,是村里地痞流氓,工作态度蛮横,开展工作野蛮粗暴。
(三)培养对象“青黄不接”。村里大多是文化程度偏低的留守老人,没有合适培养对象,有的村已经5年没有发展党员。有的县发展党员的工作重点向3年以上没有发展过党员的村子倾斜,但全县仍有17个村发展不出党员。
(四)政治功能“虚化弱化”。农村基层“两委”班子老龄化严重,年轻人跟不上,缺少合适接班人,农村党支部建设中缺合格党员、缺优秀人才、缺好带头人,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组织生活有名无实,甚至被黑恶势力把控。
(五)发展程序“涣散混乱”。压缩入党环节,甚至连入党申请书时间都是往前填的问题并非个例。发展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程序不规范,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不到位,村支书搞“一言堂”。
二、农村发展党员之因
产生农村发展党员乱象,严重影响基层党组织建设,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究其原因在于四个“不到位”。
(一)制度建设不到位。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制度、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员的程序、条件、审核、准入等制度建设不到位。
(二)队伍建设不到位。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优秀人才外流,缺乏党员后备力量和党组织带头人,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
(三)责任落实不到位。党组织主体责任,乡镇党委、村“两委班子”发展党员直接责任落实不细不牢。
(四)监督考核不到位。上级党组织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监督失之于松、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缺乏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
(五)教育培训不到位。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的重要性、规范性缺乏教育引导,思想政治意识低。
三、农村发展党员之策
针对农村发展党员的问题,找准症结,靶向治疗,严把五“关”。
(一)严把发展党员“制度关”。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制度、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员制度,“三会一课”等制度,创新活动方式,推进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
(二)严把基层队伍“素质关”。鼓励优秀干部、大学生村官去农村挂职锻炼,从优秀下派干部、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提升党员质量,严把党员入口,选好党组织带头人。
(三)严把目标落实“责任关”。严格明确党组织主体责任,乡镇党委、村“两委班子”发展党员直接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设置发展党员目标任务。
(四)严把发展程序“监管关”。对农村党组织发展党员采取明察、暗访、随机抽查,对发展党员乱象严肃追责问责。明确考核指标,注重群众评价。
(五)严把教育引导“政治关”。强化对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培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增强党员意识,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
近年来,xx县始终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按“数量和质量并举,原则和标准兼顾”的发展思路,突出“五个抓”,使发展党员工作呈现“四明显二改善一增强”的特点。“四明显”即党员队伍明显壮大;妇女党员明显增多;致富能手入党人数明显增多;空白村发展党员工作有了明显的改善。“二改善”即党员文化素质有了改善;党员的年龄结构有了改善;“一增强”党员的致富能力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有了明显增强。据统计,上半年全县共发展农民党员xx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xx名,消除党员空白村xx个,其中:35岁以下年轻党员xx人,在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发展农民党员共xx名,致富带头人入党xx人。
抓调查找根源选准工作突破口
自实施xx工程以来,县委领导共深入到xx个乡镇,全面掌握农村党员思想状况和发展党员工作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组织观念较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较好,这部份农村党员占农村党员总数的xx%左右;二是组织观念一般,模范作用不够明显,这部份党员占农村党员总数的xx%左右;三是组织观念不强,思想意识还不如一般群众的占xx%左右;四是在引导致富能手和科技示范户入党方面方法简单。根源来自于:一是受“打工热潮”的影响,农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多,在农村发展党员存在一定难度,部分农村党员由于外出打工,造成党组织培养难、教育难、管理难的“三难”现象;二是部分青年对党组织缺乏认识,入党观念淡薄,积极性不高;三是党员结构不够合理,仍存在“两偏三少”(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妇女、知识分子、生产一线党员少)状况;四是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是个薄弱环节。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建工作基础非常薄弱,非公企业从业人员流动量大,加之多数企业主为非党人士,对党建工作了解较少,给在非公企业中发展党员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通过调研,找准了发展党员的难点和重点,为发展党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抓培训提高素质
近年来,xx县通过狠抓党务工作者和各级党员的培训,着眼于提高“两个素质”,就是提高党务工作者和党员的素质。一是加强党务副书记和组织员的培训。为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准确把握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和有关规定,我县重点抓了各级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培训主要内容有《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知识等知识。同时,县委组织部每年对各乡镇党委组织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主要以发展党员程序、电教设备使用与管理、党费收缴的有关标准、党员的发展、教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等知识,各级党委又分别对所属党总支(支部)书记、组织员、进行了轮训,通过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办法制定了年度发展党员计划,并通过实行目标量化管理和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通过培训,采取有力的措施,提高了认识,掌握了做好工作的基本方法,为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打下了基础;二是充分利用示范基地,县、乡、村三级党校、电教设备等,采取专家讲座、示范现场培训、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以及党员民主评议的方式,对党员致富带头人、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进行培训。自XX年以来,共整合培训资金xx万元,举行科技运用和管理知识讲座xx次,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xx次,示范现场培训xx次,累计培训人数xx人,培训合格并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村党员、基层干部xx人,获得农函大就业证书的xx人,把农村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的xx人,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xx人,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的有xx人。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培训后,既受到思想上的教育,又学到实用技术,调动了党员干部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党员模范带头的自觉性,提高了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使他们成为一支学用科技的标兵,争当致富的先锋,成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良好形象感化广大青年,使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形成“要我入党,变成我要入党”的良好氛围。如xx村党总支的党员xx说:“近年来,党员民主评议内容丰富了,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近年来,**区把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作为当前农村党建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同时也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予以重视,通过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双重培训,既严把“入口”,又坚持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使全区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近期,我们组成调研组,对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了专项调研,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总结和理性思考。
一、全区农村党员队伍现状
**区现有4个涉农街道,18个行政村,有农村党员404名,占全区党员总数的2.54%;女党员54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3.4%。从年龄结构分析,35岁以下58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4.4%;36-59岁210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51.9%;60岁以上136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33.7%。从文化程度分析,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83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0.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321名,占全区农村党员总数的79.5%。
二、全区近五年发展农村党员工作情况
2003年以来,**区坚持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每年党建工作目标,坚持把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积极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在具体工作中,注重年轻化、知识化和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五年来,全区共发展农村党员143名,占全区发展党员总数的8.8%;其中发展女党员42名,发展35岁以下党员66名。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区各基层党组织都能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战斗力的高度出发,认真抓好发展党员工作,使党员队伍结构得到改善、战斗力明显增强,发展党员工作出现了可喜局面。
三、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抓好源头工程,扎实有效地开展青年农民入党教育工作。抓源头,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素质,是不断提高党员素质的关键。一是建立组织机构,加强培训。为了有组织有计划地做好对一线农民的入党教育工作,我们要求4个涉农街道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牵头的农村发展党员工作领导机构,加强了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村党支部、共青团等组织密切合作,齐抓共管,对一线农民进行多途径的入党教育。在农闲时节利用远程教育基地对一线农民进行集中培训。二是改进教育内容和方式,确保教育收到实效。在内容上,紧密联系一线青年的思想实际,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进行现阶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进行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三是突出教育重点,为党组织培养后备力量。针对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的问题,我们首先把35岁以下的青年农民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教育重点,在吸收他们参加集中统一教育活动的同时,由村支部安排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的党员经常与他们沟通和接触,帮助他们在工作上、政治上要求进步,引导他们靠近党组织。同时,围绕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结合 “三争一促”活动的开展,把那些种植、养殖、经商、致富带头人作为教育重点,党组织指派专人与他们联系,向他们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引导他们靠近党组织。
(二)严格工作程序,确保发展党员质量。为确保发展党员质量,有效地把住党员队伍“入口关”,我们在《党章》规定和《发展党员实施细则》要求基础上,结合本区实际,完善了发展党员的各项制度。一是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即凡被党支部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档案要完善;被确定为发展对象的,档案要做到规范,手续齐全,并具有公示和预审等有关材料。二是实行谈话制度。即发展新党员时必须由村党支部书记、街道党工委委员谈话。三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即入党介绍人、党支部书记、党工委委员,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无论哪个环节、哪个人出现问题,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四是实行“六不发展”制度。即入党前没参加培训的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没经过一年以上培养的不发展;党内外群众意见较大的不发展;入党动机不纯、态度不端正的不发展;党的基础知识不了解的不发展;不经公示和预审的不发展
(三)突出关键环节,切实做好发展一线农民入党工作。我们在组织领导、规划制定和具体措施等关键环节,都对发展一线农民入党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在组织领导上,区委把发展一线农民入党工作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纳入党建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明确责任和奖惩。在规划制定上,坚持向农民致富带头人倾斜,向没有妇女党员的村民小组倾斜,向2至3年未发展党员的村支部倾斜,向没有党员的村民小组倾斜,向党员年龄老化、能力弱化的村组倾斜。在具体措施上,一方面,围绕如何确保发展一线农民党员任务的落实,进一步完善了发展农民党员工作责任制、发展党员工作先进村党支部奖励办法以及对连续三年以上不发展党员的村支部书记进行诫勉谈话等相关制度。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发展一线农民新党员的质量,我们严格坚持了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考察制度和公示制度。被确定为发展对象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入党前,由村党支部通张榜公布等形式向全村党员和村民公布,公示期7天,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对反映的意见,党组织责成专人进行调查,待问题查实后,再确定是否发展入党,以确保党员队伍质量。
(四)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吸引力,是吸引广大优秀群众向党组织靠拢的关键。一是坚持把村党支部建设好。对软弱涣散的村党支部坚决进行调整,对只抓经济、忽视党建工作,特别是对发展党员工作“推、拖”的村党支部书记,加强教育,经教育没有明显改变的,坚决予以调整。二是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激发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用党员的模范行动感染群众,吸引群众。三是不断增强农村党组织领导发展的能力。千方百计发展集体经济,尽快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和发展后劲,树立村党支部和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使农民看到加入党组织的责任、义务和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
五是实行公示和政审制度。即对新发展的党员和准备转正的预备党员都要进行公示,对新发展的党员进行政治审查。不经公示和政审的一律不予发展。
近年来,**区发展农村党员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前发展农村党员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的问题,如果不认真研究解决,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是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发展党员的计划性不足。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不注重调查研究,没有按照实际需求预先制定发展计划,党员发展的目标任务不够明确,在党员的发展上时冷时热,使发展党员工作出现波动及不平衡状态。二是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存在“四偏”现象。尽管近几年我们在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上下了很大气力,但由于基础较差和党员年龄自然增长,一些农村党支部中,存在党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生产一线党员和女党员数量偏少的现象。三是存在个别三年未发展党员的空白村。个别村由于多年不发展党员,党员队伍出现“老龄化、老面孔、老资格”,支部班子不是“长期坐庄”,就是“轮流坐庄”的情况,长此以往,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将逐渐减弱。四是存在工作不够熟悉、操作不够规范的问题。个别党支部工作程序不够规范,甚至减化必经程序;有的把没有经过一年以上培养考察的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有的基层党组织、培养人没有切实负起培养联系、教育和考察的责任等等。
五、今后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更新观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做好新时期党员发展工作。要教育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增强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发展标准、发展对象、发展方式上实现“四个转变”:由发展“老实听话型”党员向吸收“开拓创新型”党员转变;由吸收“贫民”党员向吸收“富人”“能人”党员转变;由被动“等人上门”向“主动上门”转变;由发展党员“本土化”向“外出务工青年和在家务农人员一齐抓”转变。针对当前党员队伍的状况,把优秀青年和致富能人作为党员发展工作的重点,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
(二)科学规划,把青年农民和致富能人做为新时期发展党员的重点对象。要根据党员与群众的比例、入党积极分子与党员队伍的比例情况,制定《发展党员工作中长期规划》,明确每个村支部每年必须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和新发展党员的数量,并保持一定的常数。要将发展致富能人和青年农民入党工作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其他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四个同步”,即与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同步;与后进、贫困村的转化工作同步;与加强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同步;与搞好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同步。要把发展致富能人和青年农民入党情况纳入村支部年度工作目标,与支部评先和年终考评奖罚相结合,确保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全面落实。
(三)抓住源头,把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做为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环节。要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树立看人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的观点,不求全责备,侧重提高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经济人才的比例,把那些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年轻人,外出务工经商、从事经营管理的优秀人才纳入重点培养对象。要因人制宜,悉心培育,做好正面引导和宣传发动工作,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和主张,宣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激发青年农民的入党热情。要加大脱产培训力度,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理论素质。要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与村务、党务的民主管理,使之在实践锻炼和考验中加快成熟。要落实好培养联系人制度,建立培养登记卡片,跟踪掌握培养情况,同时,要积极发挥老党员的“传、帮、带”作用。要全面“推优”,广纳贤才,定期请党员、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从致富能人、村干部、回乡优秀青年中“荐贤”。要在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条件成熟的地方建立党小组或党支部,从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优秀人才中,培养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一批有致富头脑、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党员。
(四)加强管理,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要选好支部书记,配强班子,把作风好、服务意识强、能带头致富的人选进村党支部班子;对后进党支部班子,实行跟踪管理。要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头脑,加强党员实用技术等致富能力的培养,提高党员“双带”本能;抓好村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争先创优活动,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党员的服务本领,增进党员内部团结,对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的党员进行严肃处理。要提高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素质。发展党员工作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党务工作者素质的高低,建立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调训制度,实行党务知识考试考核办法,通过举办各类以会代训及专题讲座等培训班,强化业务知识教育,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要提高村组干部待遇。在政治上关心村干部,在公务员招考中,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优秀村干部,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村组干部的工资正常发放,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关心村干部疾苦,及时为村干部解决生产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五)强化责任,努力形成工作合力。要建立“三级联动”制度。实行区委领导包街道、街道党工委成员包村、村支委及党员联系入党积极分子的责任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发展工作网络。要建立检查、汇报制度。各涉农街道党工委每半年要对村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向区委组织部报送一次发展党员工作的情况,并将培养对象和新党员名单报区委组织部备案;区委组织部不定期进行检查,对工作落后的街道提出整改意见。要建立目标管理制度。把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列入街道党工委书记的任期目标责任制中,作为政绩考核的依据;明确村党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建立“不抓发展党员工作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的责任机制;建立发展党员预警和处分制度,对连续2年以上不发展党员或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村党支部,给予严重警告;对连续3年以上不发展党员的村党支部书记,予以诫免或免职。要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推行预审、公示制,试行谈话回复、责任追究制度,对发展党员工作中的重大失误及违纪违规行为,要追究有关党组织和责任人的责任,既保证发展质量,又确保“入口”畅通,使党的组织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x市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严格按照党员发展实施细则的要求,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全市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近期调研组深入镇办、农村、社区、机关、学校、国企及两新党组织进行了座谈,走访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员队伍情况
20xx年底,全市共有党员x名,比上年净增x名,增幅为x%。党的十八以来,全市党员净增x名,年均增幅x%;其中女党员净增x名,年均增幅x%;全市大专以上学历党员净增x名,年均增幅x%;35岁以下党员净增x名,年均增幅x%。
——从性别、民族和学历看:全市女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x%,比上年提高x%。全市少数民族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x%。全市大专以上学历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x%,比上年净增x名,增幅x%。
——从年龄结构看:全市30岁以下的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x%;31岁至35岁的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x%;36岁至40岁的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x%,41岁至45岁的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x%;46岁至50岁的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x%;51岁至55岁的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x%;56岁至60岁的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x%;61岁至65岁的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x%;66岁至70岁的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x%;71岁以上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x%。
——从入党时间看:建国前入党x名,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入党x名,“文革”期间入党x名,粉碎“四人帮”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入党x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党的十六大前入党x名,党的十六大后至党的十八大前入党x名,党的十八大至十九大前入党x名;十九大以来入党x名。
——从职业分布看:全市在岗职工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x%,其中公有制单位党员x名,“两新”组织党员x名。农牧渔民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x%,比去年净减少x名;离退休党员x名;其他职业党员x名。
二、党员发展情况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严格按照中央要求,认真落实党员发展细则,始终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始终坚持入党自愿原则和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20xx年,全市申请入党x名,其中女性x名;入党积极分子x名,其中女性x名;发展对象x名,其中女性x名;发展党员x名,其中女党员x名。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党员x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x%;从学历看,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党员x名,占发展党员总数x%;基层一线党员x名;占发展党员总数x%。从职业看,公有制单位发展党员x名;非公有制发展党员x名;农牧渔民行业发展党员x名。
党员性别、年龄、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批有知识、有技能、年富力强的优秀青年加入了党组织。农村、机关、社区、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基层一线党员比例明显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取得重大发展。
三、流动党员情况
20xx年,全市流动党员x名,其中农村流动党员x名,占全市流动党员总数x%,企业及其他行业身份流动党员x名。
四、存在问题
近年来,x市在做好党员发展,提升党员质量,调控党员结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但从实际情况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党员队伍结构不优。从年龄结构看,全市35岁以下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x%;36岁至45岁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x%;46岁至59岁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x%;60岁以上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x%,党员年龄结构不优的状况依旧存在。从学历看,大专以上学历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x%;高中及中专学历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x%;初中及以下党员x名,占党员总数x%,党员学历不优的状况依旧存在。
(二)党员发展工作不到位。十八大以来,全市各基层党组织普遍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工作。但是,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党员发展工作中政治站位不高,把关不严,有老好人思想,党员质量良莠不齐,对政策理解不到位,执行程序不到位,党员发展工作资料不完善,信息不齐全,时间节点不衔接等问题时有发生。
(三)党员队伍后备力量不足。从调查情况来看,20xx年全市x个基层党组织共有入党申请人x名,占全市党员总数x%,低于全国x%的水平;入党积极分子x名,占全市党员总数x%,低于全国x%的水平;发展对象x名,占全市党员总数x%。与全市党员总量相比,申请人、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数量较少,后备力量不足。
五、对策和建议
(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全市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政治引领作用,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和召唤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是党活动的主体,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中统筹安排,在具体操作中坚持标准,把党要求我们的执行好,贯彻好,落实好。
(二)建立青年党员培养机制。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契机,建立青年党员培养机制,进一步优化全市党员队伍结构。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实施青年党员培养计划,要继续巩固和加强传统领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工作,继续扩展新兴业态和互联网领域党员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市培养选拔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党员队伍,厚植党在各个层面的执政基础。
(三)建立入党审查机制。建立入党审查机制是新形势下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突出政治把关的有益探索,是党员数量服务党员质量的最直接体现。上级党组织审查下级党组织党员发展工作,既有政治方面的筛查,又有程序方面的考量。审查机制的建立,突出了入党各个环节的审查,从入党申请开始,到积极分子,再到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环节,最后转正,一个环节也不能少。
(四)加大党员后备队伍建设。全市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后备队伍建设工作,要积极吸收各行各业先进分子作为自己队伍的后备力量,要高度重视全市入党申请人队伍,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工作,壮大这两支队伍,管好用好这两支队伍,要始终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优的工作标准,为党源源不断培养具有远大理想信念,具有较高素质的党员。
(五)强化流动党员队伍管理。互联网时代,党员流动性大,党组织创建模式呈现多样化。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研究新问题,寻找新途径,对全市流动党员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行业、区域特点探索创建网上流动党组织,在全市范围内设置关于流动党员管理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办法,科学安排活动开展,切实抓好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工作。
关于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机关下派)模式的透视与思考村党组织书记是村级领导班子的带头人,是村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关键。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和稳定。中组部曾出台系列文件,对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培养选拔、责任监督、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等各项工作机制,着力培养造就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xx县探索试行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机关下派)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是村级组织的换届之年,换届前对这一模式进行认真分析,开展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问题研究,对全面加强村级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情况
经过前期摸排,我们选取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x个行政村作为样本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发放问卷和实地访谈等形式展开走访和调研。此次调研,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群,共设计两种问卷:一是针对跨村任职和机关下派村党组织书记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本人基本情况、任职村基本情况、村干部职能状况等。二是针对群众的调查问卷,问卷中设计了一组如何看待村党支部书记跨村任职或由机关下派的基本问题,以此了解和掌握具体状况和群众的真实想法。据统计,xx个行政村书记中,跨村书记xx人,下派书记xx人,大学生村官书记xx人。均为男性,年龄最小的xx岁,最大的xx岁,学历最低是初中,最高为本科。被调查者包括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共计xx人,其中党员干部占xx%,群众代表占xx%。共发放问卷xxx份,回收xx份,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原因分析
据统计,调研的xx个村中有xxx%的村是因为在本村没有找到适合的村党组织书记人选,才采用跨村任职或机关下派的方式。通过调研发现,探索运用这种方式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团结不足的因素。一个基层组织,兴于团结,衰于离心。调查中我们发现,个别基层党组织、少数党员各行其是,搞窝里斗、闹不团结。有的把团结庸俗化,搞拉帮结派,以致心不能往一处想、劲不能往一处使,不能团结一心向前看,整个班子看起来浑浑噩噩,缺乏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大事小事都由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加之工作中受家族势力影响,使得不少村书记任职时间较短。
二是能力欠缺的因素。古有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诚而不逾其度的古训,今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说法。目前,农村党组织书记年龄大多数在四十多岁,文化水平偏低,自身本领不强。有的村书记工作不细致,漫不经心、随意为之,对待百姓颐指气使,对该办的事情办不好,对不能办的事情又不懈解释,进而失去了群众的信任,甚至与群众产生了对立。
三是人才匮乏的因素。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或者经商,优秀人才流向城镇和企业,村级党组织吸纳人才的难度增大,党员队伍新鲜血液普遍不足,能力素质难以保证。部分村党员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出现党员队伍断层、建设新农村主力失血的局面。
四是情绪不稳的因素。当前,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较高的工作标准,很多村党组织书记承受着巨大的考核压力。加之社会地位不高、待遇偏差、养老、医疗方面的保障不足、人文关怀缺失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村党组织书记责任心减弱,宗旨意识弱化,工作激情减退,也导致很多有能力的人不愿意从事基层管理工作。
三、实践成效
调查中发现,跨村任职或机关下派模式的制度设计,可以有效规避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跨村(下派)书记努力工作,不仅有效改善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也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得到了基层群众的普遍好评。
一是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质量。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或由机关下派的做法拓宽了选人视野,做到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双强型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调研中,镇组织委员纷纷表示:实行下派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村里缺人,党员年龄偏大,选人范围过窄,难以找出一个素质高、能力强的书记人选。这样的选派方式,缓解了一时之需。再则,跨村任职或机关下派的村党组织书记,都是经过组织多次考察,政治文化素质比较高,纪律约束性较强,能够较好完成党委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
二是有利于促进村级发展稳定。首先,有助于强化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增强现任村干部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跨村任职和机关下派的党组织书记能够主动走访班子成员,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在处理问题时没有私心,能够一碗水端平,易于赢得班子成员的信任,促进班子内部团结。同时,打破了村班子原有的桎梏,使那些不想干事、马虎干事的村干部有了危机感。其次,有助于维护村级稳定和带领群众致富。跨村任职和机关下派的党组织书记能够积极调研走访群众,第一时间解决群众生活难题;能够排开阻力,排除干扰,在处理问题时能够摆脱人情利益的牵绊,更加公平、公正,从而赢得村民的信服。
三是有利于增强自身能力素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跨村任职和机关下派的村党组织书记到任后,能够积极帮助群众协调资金铺路架桥,带头搞养殖,做项目等等。尤其是解决好涉农利益、房屋拆迁、村村通工程等历史遗留问题,村里的各项工作有了较大的起色。同时,他们能够深入基层察民情、访民意、破难题,广泛采纳群众意见,与村民零距离接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村里也由以前的怨声一片变成了呼声一片。跨村书记们普遍认为,在攻坚克难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四、拓展与完善
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和由机关下派,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一种有益探索。但从目前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党员群众有消极心理和不信任的态度,使得工作开展难度加大,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有些跨村任职和机关下派的书记认为自己只是临时性的,在开展工作时很难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还有部分村党书记上下班来回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质量等。因此,需要基层党委着力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做好选、育、管、引工作,提升跨村任职和机关下派村党组织书记的素质和能力,适应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
一要加强宣传引导,消除排外情绪。在开展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和机关下派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到所任职村的村情与民情。镇党委要充分利用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等形式,向试行跨村任职和机关下派的村级班子成员、党员、群众和有一定威望的离任村干部加大工作宣传,认真做好班子成员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实行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和机关下派模式的重要意义,努力帮助跨村任职和机关下派的村书记赢得任职村内党员和群众的支持,努力为他们创造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
二要科学择优选人,确保以岗定人。一是分析村情择人选。镇党委要组织人员对试点村进行走访调查,了解村务情况、发展思路和规划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掌握党员群众对村党组织书记岗位的任职要求,确定跨村任职和机关下派村党组织书记的标准。
在此基础上,本着以岗定人、就近择优,以强带弱、优势互补的原则,把工作经验丰富、敢于创新、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和带领群众发展能力强的人员确定为跨村任职和机关下派的后备人选。二是规范程序定人选。对跨村任职和机关下派后备人选在德、能、勤、绩、廉方面进行考察,确定初步任职人选,经镇党委研究确定后进行任前公示,无异议后报上级备案,方可使用。
三要注重关爱激励,确保人尽其才。要保障跨村任职和机关下派村党组织书记的报酬待遇,除享受村干部正常待遇外,镇党委、政府还应当给予他们适当的交通、电话等补贴,实现经济待遇有保障。要加强政治激励,在评先评优方面,予以优先推荐考虑。加大工作支持力度,镇主要领导可以与跨村任职和机关下派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一对一结对帮带,定期走访了解其思想动态,帮助指导其开展工作。同时,适度倾斜有关优惠政策,优先帮助跨村任职和机关下派的村党组织书记解决工作难题,切实提高其工作积极性,确保跨村任职和机关下派的村党组织书记进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精锐范文网 https://www.jingruijixie.cn Copyright © 2019-2025 . 精锐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精锐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吉ICP备190017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