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精锐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谈话记录 > 2023年度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14篇

2023年度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14篇

来源:谈话记录 时间:2024-01-26 10:50:02

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精选2022年4月14日下午,XXXX开展高段教学研讨活动。李洁、罗娇两位老师分别提供了统编教材课后习题教学价值研究研讨课《囊萤夜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14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14篇

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精选篇1

2022年4月14日下午,XXXX开展高段教学研讨活动。李洁、罗娇两位老师分别提供了统编教材课后习题教学价值研究研讨课《囊萤夜读》《表里的生物》。

《囊萤夜读》是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讲的是晋朝人车胤学习的故事:车胤勤勉认真、学习不知疲倦,他学问渊博,通晓许多门知识。曾经由于家境贫寒,夜晚没有油点灯,夏天他就用白绢袋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亮读书,夜以继日地学习。这个故事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揭示了只有坚持不懈地勤奋学习,才能取得成就的道理。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恭、勤、焉”3个生字,会写“囊、萤、恭、勤”等7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借助注释、插图,利用已知和生活经验理解课文的意思。

文言文是用古代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与我们现在的表达有些差距,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非常重要。为了达成目标,李老师精心设计各环节,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从课题入手,通过随文识字、生字组词指导学生识字写字;借助注释、观察插图,引导学生理解句意;反复朗读、联系实际找到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课堂上,学生参与度高,各教学环节自然流畅,层层递进,由于关注学情,方法合适,因此,教学目标的达成水到渠成。如果能合理安排时间,学生将会有更多实践机会。

《表里的生物》是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以“科学精神”为主题,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课文主要写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只小蝎子的话,从而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罗老师依据单元语文要素和课后习题来确定教学目标:1。会写“脆、拦”等6个字,会写“机器、钟楼”等16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联系课题说清楚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在教学时,罗老师首先通过梳理时间点,引导学生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紧接着聚焦小作者的观点,引出疑问,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我”是通过哪些事例来证明“表里有生物”这一猜想;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通过学生的交流,罗老师抓住了“我”与父亲的对话、心理活动描写等句子来重点指导,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问促读,让学生真正做到了入境悟情。罗老师层层设问,不失时机地点评学生,激发学生,感染学生。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不仅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还培养了探究规律的科学精神。

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精选篇2

一、活动目的: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窗口。为了检验我们的课堂教学实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确定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的探究。

二、活动时间:

x月x日

三、活动地点:

学校综合电教室。

四、主持人:

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长李红宁

五、参加人:

丁洪福李红宁 马爱萍 马梅花 丁建国 王存英 王淑玲

陈金凌贾万太 黄月琴 马素琴 马丽 陈伟红

六、活动过程:

(一)教研组长谈话

1、简单介绍一下今天参加教研活动的人员。

2、说明本次活动的背景。

在期初的教学工作检查中,发现我们学校的老师设计的语文课堂作业形式多样,各有特色,基本达到了对知识的巩固和提高的目的,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老师布置的作业出现重复、机械地抄写、内容单一等现象,不仅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且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针对以上情况,上周我们主要探讨了语文课堂作业的设计,今天我们再来研讨一下“语文预习作业和课后拓展作业的设计”。

引入:上周,我已经把这次研讨的话题布置给了大家,相信老师们一定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现在先让我们听听今天的信息发布员马素琴老师带来的信息。

(二)马素琴老师发布信息:预习作业和拓展作业应注意的问题

谈到作业,我们当老师的话题很多,因为都知道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一份好的作业,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精神,而且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后,更倡导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不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所以从教研组长通知了本次活动主题以后,我留心收集和整理了一些关于语文预习作业和拓展作业设计方面的资料,在此提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

1、课前的预习作业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要针对教学大纲的要求,要针对本课的重难点,要针对本课所涉及的一些相关内容来布置预习作业。让预习作业既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又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课后的拓展作业要有创新性和趣味性。拓展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创意的作业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所以教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有创新性。另外趣味性也非常重要,它能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作业过程中掌握知识,巩固学法。

(三)教研组长:

马老师带来的信息真好,下面就来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说说你是如何设计预习作业和拓展作业的?主要遵循了作业的设计的哪些特点?

(四)各组员进行案例交流。

1、马丽老师发言谈预习作业的设计。

在前一段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不会预习,只要布置预习课文,学生就是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再有就是对生字词的认读,把不认识的字,通过各种方式读对,会认,会写。通过对学生的预习调查来看,课前的预习往往浮于表面。由于没有对预习的明确指导和书面作业的落实,学生预习的实效性也就自然不大。针对上述情况,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预习作业纸。(出示投影:学生的预习作业纸,这是我班学生完成的《詹天佑》一课的预习作业)。我把预习的各个方面大致梳理了一下,归纳为四点:读、查、思、记。

①读。读就是读课文。预习时首先要读课文,但是,不是盲目地去读课文。课文既要多读几遍,又要注意每一遍的读都要有一定的目的。在我们第一遍读课文时,可以放声朗读,当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就可以用笔标注出来。这些标注出来的“拦路虎”,有的可以在读的过程中解决,也可以在读完一遍课文后再来解决。第二遍读时可以默读,在读的过程中,要一边读,一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已经明白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这两遍读下来,相信学生都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这时再来读几遍课文,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发现的。

②查。查的范围包括、词典、背景资料、作者生平等。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随时查,并做上标记。而对于不理解的词语,最好是在读完一遍课文后再查,这样对理解课文更有帮助。当然,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查的内容也各异。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需要了解当时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周总理的生平。那在预习指导时,就应该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等多种方式搜集有关的资料,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③思,即思考。思考不是孤立的,在整个的预习过程,都要思考。读课文时的思考,查阅时的思考,对心中疑惑的思考都是“思”。例如,看到课题,我们能想到文章的大致内容或能产生什么疑问。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思考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自己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等。

④记。记就是记录下来,把自己预习的收获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真正把课文预习搞好,作业纸的设计还是一个关键。

明确了预习的各项要求,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把预习的各个环节落实到实处呢?我广泛征求了学生的意见,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预习作业纸。

陈金凌老师提问:看了你班学生的预习作业,我觉得设计得很全面,那么请问马老师,您设计的这个预习作业纸学生感兴趣吗?

(马丽老师做简单的答复,特意强调学生的兴趣问题,分层完成,照顾学生的差异性。)

2、丁建国老师补充发言,也谈预习作业的设计。

刚才马老师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谈了一些自己的具体做法,预习的目的性、实效性都很强,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注重了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还照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果学生能一直这样练下去,对学生来说将终生受益。我在平时的预习设计时也基本上是这样做的,但就马老师布置学生搜集资料这一点,我有自己的一点看法。首先,不是所有的课文都要查阅资料,只有那些距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遥远,理解课文内容时有一定困难的文章,需要查阅相关资料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历史题材的文章《将相和》《赤壁之战》,介绍名人或名人作品的文章《文天祥》《詹天佑》《卖火柴的小女孩》,科普文章《鲸》这样的文章查阅资料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学生能在课前搜集到相关的资料,学生就会对事件的背景及人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还有像一些红色经典课文,如《狼牙山五壮士》、《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影片,这样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才会有一定的深度。当然,我们的学生地处农村,由于条件限制,查阅资料有很大的困难,这就要发挥教师的作用。学生无法查阅的资料就要有老师来完成,如课文《詹天佑》,关于詹天佑的生平事迹学生知之甚少,我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资料,再对资料进行整合,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五十字左右的小短文,在课堂上交流,看看谁介绍的资料最有价值。通过这样的设计,降低了学生搜集资料的难度,而且又发挥了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

我认为预习作业的设计首先要有可操作性,利于学生完成,还要注意预习的方法。我指导学生预习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读课文。划出课文中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完成。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在学生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写这样几个问题。

3)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质疑可以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质疑可以让学生从课题、字词、 句、课文内容和表达方法这五个方面进行。

4)查阅资料。(怎样查资料?)

3、贾万太老师补充发言。

马老师精巧、系统的作业纸设计,丁老师结合农村孩子搜集资料的方法介绍,都值得我学习和借鉴。关于语文作业的预习,我补充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先请大家看我班学生的语文书(投影仪出示),每本书上都留下了学生预习课文的痕迹:

1)读课文可以读给家长,请家长签字,以便落实。

2)课文中所有出现的多音字可以让学生用〔〕标识出来。{怎样解决?}

3)段落多的课文一定要让学生标出自然段;

4)对于不懂的地方、不懂的问题,根据农村学生实际情况,只需在课文的相关词句旁边打问号就可以了,没必要课课都摘抄下来。以便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大家对他预习作业提出置疑,贾老师说明这样设计的好处。)

4、组长李红宁小结上述发言: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正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下的一个最敏感的话题,贾老师在设计预习作业时能考虑到这一点,的确难能可贵,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预习作业至关重要。)

5、马爱萍老师发言:

预习作业的确要有针对性,还应体现作业的系统性、层次性、启发性和自主选择性,要因生来设计作业,特别是课外拓展作业的设计应该是开放的。下面我以五年级第三单元为例,说说课外拓展作业的设计。(展示学生作品)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是难忘的岁月,有《七律长征》、《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我的战友邱少云》、《紫桑葚》几课组成。在学完这个单元后,我设计了如下几项作业:

1、摘抄本单元中新词、佳句、美段,从摘抄的词语中选择8个词语来造句。

2、选择本单元8个词语,编写一个精彩的故事。

3、阅读写英雄人物的故事,做读书笔记。

4、选择本单元一篇课文,写读后感。

5、选择本单元中自己最敬佩的英雄人物,给他们写一封信。

6、你还知道哪些英雄人物的事迹,请搜集他们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这六项作业中,我要求班内优秀生要完成4项,中等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3项来完成,而学困生则需要完成2项作业。作业布置好后,学生选择去完成。这些课外作业的设计,既体现了作业的层次性,又让学生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去完成,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通过这些作业形式,巩固、应用、深化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促进了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教研组长小结:马老师的课外拓展作业设计的确有特色,在我校的多次作业展览中,受到了好评。

6、王存英老师发言。(出示视频资料,展示学生作品)

刚才马爱萍老师主要从自主选择性作业方面谈了自己在指导学生在课外拓展中的做法,我觉得这样的课外拓展不但有层次性,而且调动了不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觉得在指导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伙伴和完成方式外,还应使课外作业成为学生自主设计、体验快乐的过程。有时,我们不妨让学生自主参与作业设计,让他们也当一回老师,设计出富有创意的作业,自定完成数量、完成时间、完成进度,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我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想干什么?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学生一听这样的作业形式,兴趣一下高涨起来,纷纷为自己量身设计。他们设计的作业有:

1、我想写一首赞美五壮士的诗;

2、我想办一份颂英雄的小报;

3、我想给幸存的英雄写一份信;

4、我想看一看《狼牙山五壮士》这部电影,

5、我想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6、我摘抄课文中描写人物的四字词语……作业设计的形式之多、质量之高,远远出乎了我的意料。

作业展览时,同学们踊跃推荐介绍、互相欣赏评点,整个过程,学生兴趣盎然。如:王聪同学写了这样一首小诗《英雄颂》学生短短四句是诗不但包含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写得比较有韵味,他的特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再如,安佳乐同学在给葛振林叔叔的一封信中这样写到:“当子弹……”这是学生真情的流露,是写作欲望的驱使;马娟、王亚茹的小报办的也很有特色。像这样精彩纷呈、趣味十足的作业来自学生,他们的`主权得到了尊重,因此,它能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把作业完成得异常出色,并让他们期待着下一次作业,因为作业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7、王淑玲老师发言。

主任和马老师分别从自主设计作业方面和自主选择设计作业方面谈了自己课外拓展作业设计的具体做法,她们作业设计的共同点是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特色性的课外拓展作业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从而给不同个性的学生以自我表现的机会,进而发挥学生的特长,凸显学生的个性。

通过近几年的高年级语文教学,我认为除了以上两种课外拓展作业的设计外,还应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课外拓展作业。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我在教学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后设计调查家乡变化的课外拓展作业,从村容村貌、娱乐设施、道路、交通工具、住房、家电、家具、衣着、饮食、人的精神面貌了解家乡的变化等。我要求学生通过访问,调查等形式。此项课外拓展作业的设计符合了作业设计的发展功能,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沟通课堂内外,增强学生实践机会。同时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

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精选篇3

2022年4月14日下午,XXXX开展高段教学研讨活动。李洁、罗娇两位老师分别提供了统编教材课后习题教学价值研究研讨课《囊萤夜读》《表里的生物》。

《囊萤夜读》是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讲的是晋朝人车胤学习的故事:车胤勤勉认真、学习不知疲倦,他学问渊博,通晓许多门知识。曾经由于家境贫寒,夜晚没有油点灯,夏天他就用白绢袋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亮读书,夜以继日地学习。这个故事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揭示了只有坚持不懈地勤奋学习,才能取得成就的道理。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恭、勤、焉”3个生字,会写“囊、萤、恭、勤”等7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借助注释、插图,利用已知和生活经验理解课文的意思。

文言文是用古代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与我们现在的表达有些差距,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非常重要。为了达成目标,李老师精心设计各环节,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从课题入手,通过随文识字、生字组词指导学生识字写字;借助注释、观察插图,引导学生理解句意;反复朗读、联系实际找到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课堂上,学生参与度高,各教学环节自然流畅,层层递进,由于关注学情,方法合适,因此,教学目标的达成水到渠成。如果能合理安排时间,学生将会有更多实践机会。

《表里的生物》是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以“科学精神”为主题,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课文主要写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只小蝎子的话,从而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罗老师依据单元语文要素和课后习题来确定教学目标:1。会写“脆、拦”等6个字,会写“机器、钟楼”等16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联系课题说清楚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在教学时,罗老师首先通过梳理时间点,引导学生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紧接着聚焦小作者的观点,引出疑问,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我”是通过哪些事例来证明“表里有生物”这一猜想;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通过学生的交流,罗老师抓住了“我”与父亲的对话、心理活动描写等句子来重点指导,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问促读,让学生真正做到了入境悟情。罗老师层层设问,不失时机地点评学生,激发学生,感染学生。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不仅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还培养了探究规律的科学精神。

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精选篇4

一、本学期开展的校本研究工作

1、成立组织,制度管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研究组织,形成了校办室、教导处、教研组齐抓共管的局面。制订了《陈汉乡中心小学校本研究制度》(含《教师学习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校本研究考核制度》)。确保了以制度促教研,以制度促发展。

2、积极开展校内教研活动。结合本学年校本培训内容《上好课》,学校组织开展了集体备课、集体培训、学习研讨、总结交流等多种方式的活动。把校本研修与教科研结合起来,每位教师在有效备课、上课基础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人人上了校内公开课和校际公开课。

3、承办教研协助会,展示教科研成果。11月30日,趾凤、柳坪、隘口、北浴、陈汉五个山区乡镇小学教研协作区在我校召开。县教育局副局长周才虎同志、县教科所何强志所长、县小学教研室副主任宋锦玉、县中学教研室英语教研员詹绪涛、松兹小学校长李啸春同志亲临指导。我校为此次研讨活动提供了6节研讨课(语文、数学、英语各2节)。研讨课结束,分乡镇、分学科对六节课进行小组研讨,然后分学科进行集中研讨。与会教师就研讨主题“优化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各位领导和专家对研讨课作了高度的评价和精彩的点评。本次活动还交流论文50余篇,教学设计30余篇。此次协作区教研活动,为山村小学教师创造了展示自我和互动交流的平台,锻炼了教师的业务技能,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本学期校本研究工作积累的经验

1、加强自我学习和集体培训。通过自学,掌握新理念,加强自我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评价能力与教学理论水平。通过集体培训,更新教师教育理念,使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课堂教学体现新理念,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加强教研组的职能,使之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3、推行“走出去”的培训方式。教师的发展需要专业的引导,在名师引导中明确方向,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这是教师们获得发展的重要历程,因此,要改变目前课堂教学的“瓶颈现象”,通过进行大量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引导及教师自身教学实践研究,从中不断地获取新的理念、寻找新的方法、积累新得经验。

4、做好“请进来”的工作。专家、名师的参与是校本教研成功不可缺少的培训资源。个角度说,专家、名师的指点是校本教研的源头活水,他们的现场指导是最有效、最受教师欢迎的形式,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尽可能地邀请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定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5、组织落实好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途径,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

三、本学期校本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

少数教师自我学习走过场,研究工作开展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改进。

四、本学期校本研究的心得体会

校本研究有利于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有利于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和办学水平,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开展好校本研究工作对于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进和完善教学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精选篇5

一、本学期开展的校本研究工作

1、成立组织,制度管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研究组织,形成了校办室、教导处、教研组齐抓共管的局面。制订了《陈汉乡中心小学校本研究制度》(含《教师学习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校本研究考核制度》)。确保了以制度促教研,以制度促发展。

2、积极开展校内教研活动。结合本学年校本培训内容《上好课》,学校组织开展了集体备课、集体培训、学习研讨、总结交流等多种方式的活动。把校本研修与教科研结合起来,每位教师在有效备课、上课基础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人人上了校内公开课和校际公开课。

3、承办教研协助会,展示教科研成果。11月30日,趾凤、柳坪、隘口、北浴、陈汉五个山区乡镇小学教研协作区在我校召开。县教育局副局长周才虎同志、县教科所何强志所长、县小学教研室副主任宋锦玉、县中学教研室英语教研员詹绪涛、松兹小学校长李啸春同志亲临指导。我校为此次研讨活动提供了6节研讨课(语文、数学、英语各2节)。研讨课结束,分乡镇、分学科对六节课进行小组研讨,然后分学科进行集中研讨。与会教师就研讨主题“优化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各位领导和专家对研讨课作了高度的评价和精彩的点评。本次活动还交流论文50余篇,教学设计30余篇。此次协作区教研活动,为山村小学教师创造了展示自我和互动交流的平台,锻炼了教师的业务技能,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本学期校本研究工作积累的经验

1、加强自我学习和集体培训。通过自学,掌握新理念,加强自我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评价能力与教学理论水平。通过集体培训,更新教师教育理念,使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课堂教学体现新理念,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加强教研组的职能,使之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3、推行“走出去”的培训方式。教师的发展需要专业的引导,在名师引导中明确方向,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这是教师们获得发展的重要历程,因此,要改变目前课堂教学的“瓶颈现象”,通过进行大量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引导及教师自身教学实践研究,从中不断地获取新的理念、寻找新的方法、积累新得经验。

4、做好“请进来”的工作。专家、名师的参与是校本教研成功不可缺少的培训资源。个角度说,专家、名师的指点是校本教研的源头活水,他们的现场指导是最有效、最受教师欢迎的形式,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尽可能地邀请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定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5、组织落实好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途径,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

三、本学期校本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

少数教师自我学习走过场,研究工作开展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改进。

四、本学期校本研究的心得体会

校本研究有利于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有利于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和办学水平,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开展好校本研究工作对于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进和完善教学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精选篇6

2022年4月7日下午,XXXX开展高段教学研讨活动。黄红云、肖长珊两位老师分别提供了统编教材课后习题教学价值研究研讨课《为人民服务》《习作:他____了》。

《为人民服务》是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的一篇课文,它是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议论文。结合单元目标,黄红云老师将本课教学目标确立如下:1。会读会写10个生字,能结合课文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中,黄老师紧紧围绕课后习题展开,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在通读课文、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思考:毛主席提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浏览课文哪段具体诠释了为人民服务这一观点?利用抓关键句,找关键词的方法体会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同时让学生知道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随后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并用找关键句,提炼关键词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文意。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以“死的意义”这部分为例子,引导学生感悟毛主席是怎样阐释这个观点的,用了什么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第二自然段。

研讨过程当中,老师们一致认为黄老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清晰,以读为主,能够适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课文内容,达成了教学目标。

习作“他____了”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半命题作文,要求学生写一件事,把一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结合具体的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本次习作不仅要将写人与记事结合起来,还要借鉴本单元课文的表达方法,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把人物的表现写具体,反映人物的内心。

肖老师围绕单元要素“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首先,带领学生阅读习作要求,弄清楚写什么的问题;接着抓住“从多个角度把某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这一教学重点,围绕课文中的片段进行了方法研讨;最后,借助生活中的一个视频片段《他生气了》,让学生进行方法运用。

整堂课备课充分,结构清晰,贴合学情,做到了一课一得。但在各环节的时间分配上可以进行调整,开课再紧凑一些,解题后直接指向方法指导与训练,避免喧宾夺主。同时,在学生审题和写作的环节,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感受和表达。

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精选篇7

2022年4月6日下午,XXXX开展低段教学研讨活动。汪艳、杨彩佳、杨晓菡三位老师分别提供了统编教材课后习题教学价值研究研讨课《中华传统节日》《端午粽》和《亡羊补牢》。

《中华传统节日》的习作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内容。本次活动贯穿于整个单元,关于我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次课,一共两个课时,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博大,了解节日内涵,积累节日知识。2。学会收集、分析整理节日资料,并能小组交流分享和展示。3。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或者节日中发生印象深刻的事。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交流汇报的基础上,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了自己的想法。课堂开始,汪艳老师带领同学们回顾了几个学生熟悉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学生边回顾边思考自己过节的生活体验。随后,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学生在小组交流后进行了全班的分享,老师针对孩子的分享进行了点评与指导。随后,通过本单元“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单元目标,汪老师进行了说话训练,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方法。

本节课汪老师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及时鼓励和指导学生,学生兴趣浓厚。但还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师指导学生先说清楚过程再优化语言,让习作指导更扎实。

《端午粽》是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杨彩佳老师设定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会写生字“叶、豆、分”。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教学过程中,杨老师采用以读为主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图文结合、演一演、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在课文中感受端午粽的样子、味道以及吃端午粽的意义。根据一年级学生积累字词的教学重点,带领学生归类积累了“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并学以致用进行说话练习“我是粽子代言人”,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效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研讨中,老师们一致认为杨老师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环节过渡自然,但还要注意问题的提问方式,多关注学生的发言,及时评价和纠错。

《亡羊补牢》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朗读指导重点是引导学生读好对话的语气。根据单元重点,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1。正确朗读课文。2。会认“叼、劝”等生字,会写“丢、钻”等生字。3。读好人物的对话及语气,说一说“亡羊补牢”成语的意思。4。比较两个句子的不同。5。说一说,生活中是否有类似“亡羊补牢”的例子。

本节课,杨老师首先让孩子整体感知,说一说课题中“亡”的意思,紧接着引导学生探究第一次丢羊的原因,出示图片,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随文认识“窟窿”一词。以多种方式指导朗读,读好人物对话,读出街坊劝说的语气和牧羊人不以为然的语气。再结合第二次丢羊的原因和结局,引导学生感悟故事寓意。

在教学研讨中,老师们一致认为,本节课教学环节清晰,目标明确,识字和朗读指导到位。但是教师的提问不够准确,引导学生理解寓意环节缺乏梯度。板书设计如果能更简练,就能更好地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精选篇8

2022年4月7日下午,XXXX开展高段教学研讨活动。黄红云、肖长珊两位老师分别提供了统编教材课后习题教学价值研究研讨课《为人民服务》《习作:他____了》。

《为人民服务》是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的一篇课文,它是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议论文。结合单元目标,黄红云老师将本课教学目标确立如下:1。会读会写10个生字,能结合课文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中,黄老师紧紧围绕课后习题展开,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在通读课文、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思考:毛主席提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浏览课文哪段具体诠释了为人民服务这一观点?利用抓关键句,找关键词的方法体会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同时让学生知道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随后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并用找关键句,提炼关键词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文意。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以“死的意义”这部分为例子,引导学生感悟毛主席是怎样阐释这个观点的,用了什么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第二自然段。

研讨过程当中,老师们一致认为黄老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清晰,以读为主,能够适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课文内容,达成了教学目标。

习作“他____了”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半命题作文,要求学生写一件事,把一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结合具体的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本次习作不仅要将写人与记事结合起来,还要借鉴本单元课文的表达方法,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把人物的表现写具体,反映人物的内心。

肖老师围绕单元要素“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首先,带领学生阅读习作要求,弄清楚写什么的问题;接着抓住“从多个角度把某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这一教学重点,围绕课文中的片段进行了方法研讨;最后,借助生活中的一个视频片段《他生气了》,让学生进行方法运用。

整堂课备课充分,结构清晰,贴合学情,做到了一课一得。但在各环节的时间分配上可以进行调整,开课再紧凑一些,解题后直接指向方法指导与训练,避免喧宾夺主。同时,在学生审题和写作的环节,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感受和表达。

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精选篇9

2022年4月13日下午,XXXX开展低段教学研讨活动。张健美、杨敏、蒙妍伊三位老师分别提供了研讨课《夜色》《我是一只小虫子》《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夜色》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首叙事性的儿童诗。作者用富有童趣的语言,以第一人称写出“我”原本胆子很小,很怕黑,后来在爸爸的帮助下,战胜对黑暗的恐惧,从此学会欣赏夜色。结合单元目标和对教材的理解,张老师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认识“胆,敢”等12个生字;会写“色,爸”等4个生字。2。能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3。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课堂以几张夜色图导入,让学生观察图片,说出自己身边夜晚的景色。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走进夜晚,感受夜色的神秘与美好,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课文内容自然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本单元句子学习的重点“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长句子的意思”,张老师把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语,随文识字与朗读诗歌整合起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每一次朗读都指向不同的目标。首先读正确,读准“一”的变调和轻声音节,思考:诗歌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随机认识“胆”字,并了解月字旁的字大多与身体有关,紧扣课后习题,积累“胆量”“大胆”。其次,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长句子的意思。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进行初步感悟,结合插图读好长句子的停顿,如:看第一幅插图,说说哪一节写了这幅插图的内容。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感悟“我”的胆小。再通过对比“很小”和“很小很小”的表达效果,结合“讲了又讲”等词来体会“我”的胆小,随机进行句子的练读,并紧扣课后习题,积累词语“勇敢”“勇气”“勇士”,指导写“外”“看”。然后,熟读成诵,通过诗歌中的省略号,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填补空白“我还能看见什么”,引导学生走进儿童诗的意境。教师在随文识字中还渗透了多种识字方法:扩展词汇识字,联系生活识字,运用字理识字,借助动作识字等。

研讨过程中,老师作文吧们一致认为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清晰,识字教学与朗读指导相结合,所用教学策略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情,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我是一只小虫子》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童心”为主题,内容富有童心童趣,充满丰富的想象,教学重点旨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本篇课文运用拟人化的描写,从小虫子的视角观察世界,感受生活。基于此,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几点:1。会认“免、费、贪、脾”四个生字,会写“净、幸”两个生字。2。能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发现“月”字作偏旁时的表意特点,不认识的字能认读。

整堂课杨老师以“当一只小虫子真不错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个问题来统领教学,首先让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发现小虫子可以在草叶上生活、乘坐免费的“特快列车”,感受小虫子舒服的生活。其次进行默读,找到小虫子有趣的小伙伴,通过对小伙伴的了解感受生活的快乐。最后男女生配合读,体会小虫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本节课中,杨老师的教学目标明确,教态自然大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但是对于学生朗读指导的深度还不够,提出的问题太过琐碎,应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体会、感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是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次记事作文,本单元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主题,要求学生写下自己曾经做过的一次小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有序表达的能力。

蒙老师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课前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并填表记录了自己做小实验的步骤。在课堂中,先借助记录单引导学生使用关联词,有序、清晰、完整地表达出自己做实验的目的、过程和结论。接着,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做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最有趣的现象。最后,交流自己做实验时的体会和心情变化,总结本次作文的写作方法。

整堂课结构清晰,环节简明,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们懂得倾听,乐于表达,参与度较高。但在课堂时间的把握上可更灵活,多留出时间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和引导。

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精选篇10

一、活动目的: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窗口。为了检验我们的课堂教学实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确定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的探究。

二、活动时间:

x月x日

三、活动地点:

学校综合电教室。

四、主持人:

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长李红宁

五、参加人:

丁洪福李红宁 马爱萍 马梅花 丁建国 王存英 王淑玲

陈金凌贾万太 黄月琴 马素琴 马丽 陈伟红

六、活动过程:

(一)教研组长谈话

1、简单介绍一下今天参加教研活动的人员。

2、说明本次活动的背景。

在期初的教学工作检查中,发现我们学校的老师设计的语文课堂作业形式多样,各有特色,基本达到了对知识的巩固和提高的目的,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老师布置的作业出现重复、机械地抄写、内容单一等现象,不仅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且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针对以上情况,上周我们主要探讨了语文课堂作业的设计,今天我们再来研讨一下“语文预习作业和课后拓展作业的设计”。

引入:上周,我已经把这次研讨的话题布置给了大家,相信老师们一定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现在先让我们听听今天的信息发布员马素琴老师带来的信息。

(二)马素琴老师发布信息:预习作业和拓展作业应注意的问题

谈到作业,我们当老师的话题很多,因为都知道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一份好的作业,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精神,而且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后,更倡导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不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所以从教研组长通知了本次活动主题以后,我留心收集和整理了一些关于语文预习作业和拓展作业设计方面的资料,在此提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

1、课前的预习作业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要针对教学大纲的要求,要针对本课的重难点,要针对本课所涉及的一些相关内容来布置预习作业。让预习作业既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又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课后的拓展作业要有创新性和趣味性。拓展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创意的作业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所以教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有创新性。另外趣味性也非常重要,它能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作业过程中掌握知识,巩固学法。

(三)教研组长:

马老师带来的信息真好,下面就来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说说你是如何设计预习作业和拓展作业的?主要遵循了作业的设计的哪些特点?

(四)各组员进行案例交流。

1、马丽老师发言谈预习作业的设计。

在前一段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不会预习,只要布置预习课文,学生就是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再有就是对生字词的认读,把不认识的字,通过各种方式读对,会认,会写。通过对学生的预习调查来看,课前的预习往往浮于表面。由于没有对预习的明确指导和书面作业的落实,学生预习的实效性也就自然不大。针对上述情况,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预习作业纸。(出示投影:学生的预习作业纸,这是我班学生完成的《詹天佑》一课的预习作业)。我把预习的各个方面大致梳理了一下,归纳为四点:读、查、思、记。

①读。读就是读课文。预习时首先要读课文,但是,不是盲目地去读课文。课文既要多读几遍,又要注意每一遍的读都要有一定的目的。在我们第一遍读课文时,可以放声朗读,当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就可以用笔标注出来。这些标注出来的“拦路虎”,有的可以在读的过程中解决,也可以在读完一遍课文后再来解决。第二遍读时可以默读,在读的过程中,要一边读,一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已经明白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这两遍读下来,相信学生都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这时再来读几遍课文,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发现的。

②查。查的范围包括、词典、背景资料、作者生平等。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随时查,并做上标记。而对于不理解的词语,最好是在读完一遍课文后再查,这样对理解课文更有帮助。当然,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查的内容也各异。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需要了解当时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周总理的生平。那在预习指导时,就应该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等多种方式搜集有关的资料,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③思,即思考。思考不是孤立的,在整个的预习过程,都要思考。读课文时的思考,查阅时的思考,对心中疑惑的思考都是“思”。例如,看到课题,我们能想到文章的大致内容或能产生什么疑问。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思考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自己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等。

④记。记就是记录下来,把自己预习的收获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真正把课文预习搞好,作业纸的设计还是一个关键。

明确了预习的各项要求,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把预习的各个环节落实到实处呢?我广泛征求了学生的意见,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预习作业纸。

陈金凌老师提问:看了你班学生的预习作业,我觉得设计得很全面,那么请问马老师,您设计的这个预习作业纸学生感兴趣吗?

(马丽老师做简单的答复,特意强调学生的兴趣问题,分层完成,照顾学生的差异性。)

2、丁建国老师补充发言,也谈预习作业的设计。

刚才马老师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谈了一些自己的具体做法,预习的目的性、实效性都很强,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注重了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还照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果学生能一直这样练下去,对学生来说将终生受益。我在平时的预习设计时也基本上是这样做的,但就马老师布置学生搜集资料这一点,我有自己的一点看法。首先,不是所有的课文都要查阅资料,只有那些距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遥远,理解课文内容时有一定困难的文章,需要查阅相关资料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历史题材的文章《将相和》《赤壁之战》,介绍名人或名人作品的文章《文天祥》《詹天佑》《卖火柴的小女孩》,科普文章《鲸》这样的文章查阅资料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学生能在课前搜集到相关的资料,学生就会对事件的背景及人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还有像一些红色经典课文,如《狼牙山五壮士》、《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影片,这样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才会有一定的深度。当然,我们的学生地处农村,由于条件限制,查阅资料有很大的困难,这就要发挥教师的作用。学生无法查阅的资料就要有老师来完成,如课文《詹天佑》,关于詹天佑的生平事迹学生知之甚少,我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资料,再对资料进行整合,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五十字左右的小短文,在课堂上交流,看看谁介绍的资料最有价值。通过这样的设计,降低了学生搜集资料的难度,而且又发挥了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

我认为预习作业的设计首先要有可操作性,利于学生完成,还要注意预习的方法。我指导学生预习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读课文。划出课文中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完成。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在学生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写这样几个问题。

3)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质疑可以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质疑可以让学生从课题、字词、 句、课文内容和表达方法这五个方面进行。

4)查阅资料。(怎样查资料?)

3、贾万太老师补充发言。

马老师精巧、系统的作业纸设计,丁老师结合农村孩子搜集资料的方法介绍,都值得我学习和借鉴。关于语文作业的预习,我补充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先请大家看我班学生的语文书(投影仪出示),每本书上都留下了学生预习课文的痕迹:

1)读课文可以读给家长,请家长签字,以便落实。

2)课文中所有出现的多音字可以让学生用〔〕标识出来。{怎样解决?}

3)段落多的课文一定要让学生标出自然段;

4)对于不懂的地方、不懂的问题,根据农村学生实际情况,只需在课文的相关词句旁边打问号就可以了,没必要课课都摘抄下来。以便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大家对他预习作业提出置疑,贾老师说明这样设计的好处。)

4、组长李红宁小结上述发言: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正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下的一个最敏感的话题,贾老师在设计预习作业时能考虑到这一点,的确难能可贵,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预习作业至关重要。)

5、马爱萍老师发言:

预习作业的确要有针对性,还应体现作业的系统性、层次性、启发性和自主选择性,要因生来设计作业,特别是课外拓展作业的设计应该是开放的。下面我以五年级第三单元为例,说说课外拓展作业的设计。(展示学生作品)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是难忘的岁月,有《七律长征》、《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我的战友邱少云》、《紫桑葚》几课组成。在学完这个单元后,我设计了如下几项作业:

1、摘抄本单元中新词、佳句、美段,从摘抄的词语中选择8个词语来造句。

2、选择本单元8个词语,编写一个精彩的故事。

3、阅读写英雄人物的故事,做读书笔记。

4、选择本单元一篇课文,写读后感。

5、选择本单元中自己最敬佩的英雄人物,给他们写一封信。

6、你还知道哪些英雄人物的事迹,请搜集他们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这六项作业中,我要求班内优秀生要完成4项,中等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3项来完成,而学困生则需要完成2项作业。作业布置好后,学生选择去完成。这些课外作业的设计,既体现了作业的层次性,又让学生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去完成,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通过这些作业形式,巩固、应用、深化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促进了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教研组长小结:马老师的课外拓展作业设计的确有特色,在我校的多次作业展览中,受到了好评。

6、王存英老师发言。(出示视频资料,展示学生作品)

刚才马爱萍老师主要从自主选择性作业方面谈了自己在指导学生在课外拓展中的做法,我觉得这样的课外拓展不但有层次性,而且调动了不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觉得在指导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伙伴和完成方式外,还应使课外作业成为学生自主设计、体验快乐的过程。有时,我们不妨让学生自主参与作业设计,让他们也当一回老师,设计出富有创意的作业,自定完成数量、完成时间、完成进度,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我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时,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想干什么?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学生一听这样的作业形式,兴趣一下高涨起来,纷纷为自己量身设计。他们设计的作业有:

1、我想写一首赞美五壮士的诗;

2、我想办一份颂英雄的小报;

3、我想给幸存的英雄写一份信;

4、我想看一看《狼牙山五壮士》这部电影,

5、我想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6、我摘抄课文中描写人物的四字词语……作业设计的形式之多、质量之高,远远出乎了我的意料。

作业展览时,同学们踊跃推荐介绍、互相欣赏评点,整个过程,学生兴趣盎然。如:王聪同学写了这样一首小诗《英雄颂》学生短短四句是诗不但包含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写得比较有韵味,他的特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再如,安佳乐同学在给葛振林叔叔的一封信中这样写到:“当子弹……”这是学生真情的流露,是写作欲望的驱使;马娟、王亚茹的小报办的也很有特色。像这样精彩纷呈、趣味十足的作业来自学生,他们的`主权得到了尊重,因此,它能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把作业完成得异常出色,并让他们期待着下一次作业,因为作业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7、王淑玲老师发言。

王主任和马老师分别从自主设计作业方面和自主选择设计作业方面谈了自己课外拓展作业设计的具体做法,她们作业设计的共同点是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特色性的课外拓展作业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从而给不同个性的学生以自我表现的机会,进而发挥学生的特长,凸显学生的个性。

通过近几年的高年级语文教学,我认为除了以上两种课外拓展作业的设计外,还应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课外拓展作业。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我在教学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后设计调查家乡变化的课外拓展作业,从村容村貌、娱乐设施、道路、交通工具、住房、家电、家具、衣着、饮食、人的精神面貌了解家乡的变化等。我要求学生通过访问,调查等形式。此项课外拓展作业的设计符合了作业设计的发展功能,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沟通课堂内外,增强学生实践机会。同时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

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精选篇11

这学期,我们低段语文教研组的工作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全体语文教师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全面贯彻学校对教研工作的要求,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以全面提高本组语文教学水平及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形式多样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 在教研内容上下功夫,转变观念,从课堂教学入手,将教改落到实处。

教研活动一周集体备课,一周集体学习。集体学习是交流经验、提高认识的一个大好机会,教研组有效地运用这宝贵的一个多小时,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让每位教师在每次活动中取得哪怕是一丁点的收获。教研活动不是被简单地读读报纸、学学一两篇教学论文所替代。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我们,要想教好书,就有必要将大纲吃透,教研组在活动中我主动带头带领教师学习课本,了解教材,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指路。教研组还采用播放电子视频的方式让教师了解名师上课的实况。除此之外,教研的内容也更丰富充实,让每位教师参与进来,让教师们轮流自己设计主持一次教师学习活动,经常地将最新的教育信息输送给教师,迅速转变了以往陈旧的观念与模式。每一次的业务学习我都会自己带头做好学习记录和活动记载。

二、积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1、认真积极地开展观课活动,促进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活动中,我们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一起讨论,共同参与,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每次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组织观课,议课、总结。教研组内同事纷纷议课,在研讨中,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探讨了一些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见解,为各个层次的教师搭建了成长的阶梯,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交流中,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也得到开发,从多方面对一堂好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结合学校各阶段工作的进展来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教师互帮互学,共同进步。这样的教研氛围,不仅加深了教师间的相互了解,更促进了教师教学技术上的提高,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教学常规检查常抓不懈,落实到位。

为了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条理化,每个月的常规检查,都狠抓落实,不走过场形式,认真细致,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督促、检查,教师们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每到月底总能及时完成各项任务。

四、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我们语文组在学校、教导处的带领下,以提高教育教学管理为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利用教研活动进行学习、交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这学期,我们低段语文教师通过研究讨论,确定了以“生生互动,打造低段有效语文课堂” 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做到人人都有明确的目标,个个都有自己的实验操作。以此来加大教科研的力度,做好随机的监测、统计等资料的积累工作,集中力量突破主课题。

五、教研组工作存在的不足:

1、有些教研活动开展的不够扎实,在许多具体工作环节上缺乏创意,活动效率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出教研活动应有的作用。

2、个别教师对教研组活动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学能力提高不快,影响了教学成绩的提高。

3、学生活动开展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还不够,在学生活动的组织上依然没有跳出应试的窠臼,对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关注不够。

六、下一步工作的四点措施:

1、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我们要从自身找原因,不怨天尤人,不抱怨环境,努力加强学习,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的艺术性,促使教师之间更进一步地交流沟通,努力提高我们组老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2、严格抓好教学常规工作,从上课、批改作业、能力训练入手,严格要求学生,牢记古语“教不严,师之惰”,以此相互勉励。

3、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我们将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树立竞争的学习风气为主,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扩大阅读量和作文量,进行有序地专门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水平。

4、尽力做好后进生的工作,想各种办法,常抓不懈,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总之,在本学期里,我们语文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了困难和不足。我们相信,只要全校上下切实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组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精选篇12

2022年4月13日下午,XXXX开展低段教学研讨活动。张健美、杨敏、蒙妍伊三位老师分别提供了研讨课《夜色》《我是一只小虫子》《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夜色》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首叙事性的儿童诗。作者用富有童趣的语言,以第一人称写出“我”原本胆子很小,很怕黑,后来在爸爸的帮助下,战胜对黑暗的恐惧,从此学会欣赏夜色。结合单元目标和对教材的理解,张老师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认识“胆,敢”等12个生字;会写“色,爸”等4个生字。2。能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3。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课堂以几张夜色图导入,让学生观察图片,说出自己身边夜晚的景色。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走进夜晚,感受夜色的神秘与美好,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课文内容自然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本单元句子学习的重点“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长句子的意思”,张老师把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语,随文识字与朗读诗歌整合起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每一次朗读都指向不同的目标。首先读正确,读准“一”的变调和轻声音节,思考:诗歌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随机认识“胆”字,并了解月字旁的字大多与身体有关,紧扣课后习题,积累“胆量”“大胆”。其次,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长句子的意思。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进行初步感悟,结合插图读好长句子的停顿,如:看第一幅插图,说说哪一节写了这幅插图的内容。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感悟“我”的胆小。再通过对比“很小”和“很小很小”的表达效果,结合“讲了又讲”等词来体会“我”的胆小,随机进行句子的练读,并紧扣课后习题,积累词语“勇敢”“勇气”“勇士”,指导写“外”“看”。然后,熟读成诵,通过诗歌中的省略号,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填补空白“我还能看见什么”,引导学生走进儿童诗的意境。教师在随文识字中还渗透了多种识字方法:扩展词汇识字,联系生活识字,运用字理识字,借助动作识字等。

研讨过程中,老师作文吧们一致认为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清晰,识字教学与朗读指导相结合,所用教学策略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情,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我是一只小虫子》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童心”为主题,内容富有童心童趣,充满丰富的想象,教学重点旨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本篇课文运用拟人化的描写,从小虫子的视角观察世界,感受生活。基于此,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几点:1。会认“免、费、贪、脾”四个生字,会写“净、幸”两个生字。2。能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发现“月”字作偏旁时的表意特点,不认识的字能认读。

整堂课杨老师以“当一只小虫子真不错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个问题来统领教学,首先让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发现小虫子可以在草叶上生活、乘坐免费的“特快列车”,感受小虫子舒服的生活。其次进行默读,找到小虫子有趣的小伙伴,通过对小伙伴的了解感受生活的快乐。最后男女生配合读,体会小虫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本节课中,杨老师的教学目标明确,教态自然大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但是对于学生朗读指导的深度还不够,提出的问题太过琐碎,应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体会、感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是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次记事作文,本单元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主题,要求学生写下自己曾经做过的一次小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有序表达的能力。

蒙老师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课前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并填表记录了自己做小实验的步骤。在课堂中,先借助记录单引导学生使用关联词,有序、清晰、完整地表达出自己做实验的目的、过程和结论。接着,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做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最有趣的现象。最后,交流自己做实验时的体会和心情变化,总结本次作文的写作方法。

整堂课结构清晰,环节简明,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们懂得倾听,乐于表达,参与度较高。但在课堂时间的把握上可更灵活,多留出时间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和引导。

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精选篇13

2022年4月6日下午,XXXX开展低段教学研讨活动。汪艳、杨彩佳、杨晓菡三位老师分别提供了统编教材课后习题教学价值研究研讨课《中华传统节日》《端午粽》和《亡羊补牢》。

《中华传统节日》的习作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内容。本次活动贯穿于整个单元,关于我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次课,一共两个课时,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博大,了解节日内涵,积累节日知识。2。学会收集、分析整理节日资料,并能小组交流分享和展示。3。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或者节日中发生印象深刻的事。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交流汇报的基础上,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了自己的想法。课堂开始,汪艳老师带领同学们回顾了几个学生熟悉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学生边回顾边思考自己过节的生活体验。随后,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学生在小组交流后进行了全班的分享,老师针对孩子的分享进行了点评与指导。随后,通过本单元“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单元目标,汪老师进行了说话训练,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方法。

本节课汪老师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及时鼓励和指导学生,学生兴趣浓厚。但还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师指导学生先说清楚过程再优化语言,让习作指导更扎实。

《端午粽》是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杨彩佳老师设定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会写生字“叶、豆、分”。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教学过程中,杨老师采用以读为主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图文结合、演一演、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在课文中感受端午粽的样子、味道以及吃端午粽的意义。根据一年级学生积累字词的教学重点,带领学生归类积累了“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并学以致用进行说话练习“我是粽子代言人”,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效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研讨中,老师们一致认为杨老师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环节过渡自然,但还要注意问题的提问方式,多关注学生的发言,及时评价和纠错。

《亡羊补牢》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朗读指导重点是引导学生读好对话的语气。根据单元重点,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1。正确朗读课文。2。会认“叼、劝”等生字,会写“丢、钻”等生字。3。读好人物的对话及语气,说一说“亡羊补牢”成语的意思。4。比较两个句子的不同。5。说一说,生活中是否有类似“亡羊补牢”的例子。

本节课,杨老师首先让孩子整体感知,说一说课题中“亡”的意思,紧接着引导学生探究第一次丢羊的原因,出示图片,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随文认识“窟窿”一词。以多种方式指导朗读,读好人物对话,读出街坊劝说的语气和牧羊人不以为然的语气。再结合第二次丢羊的原因和结局,引导学生感悟故事寓意。

在教学研讨中,老师们一致认为,本节课教学环节清晰,目标明确,识字和朗读指导到位。但是教师的提问不够准确,引导学生理解寓意环节缺乏梯度。板书设计如果能更简练,就能更好地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精选篇14

这学期,我们低段语文教研组的工作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全体语文教师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全面贯彻学校对教研工作的要求,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以全面提高本组语文教学水平及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形式多样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 在教研内容上下功夫,转变观念,从课堂教学入手,将教改落到实处。

教研活动一周集体备课,一周集体学习。集体学习是交流经验、提高认识的一个大好机会,教研组有效地运用这宝贵的一个多小时,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让每位教师在每次活动中取得哪怕是一丁点的收获。教研活动不是被简单地读读报纸、学学一两篇教学论文所替代。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我们,要想教好书,就有必要将大纲吃透,教研组在活动中我主动带头带领教师学习课本,了解教材,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指路。教研组还采用播放电子视频的方式让教师了解名师上课的实况。除此之外,教研的内容也更丰富充实,让每位教师参与进来,让教师们轮流自己设计主持一次教师学习活动,经常地将最新的教育信息输送给教师,迅速转变了以往陈旧的观念与模式。每一次的业务学习我都会自己带头做好学习记录和活动记载。

二、积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1、认真积极地开展观课活动,促进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活动中,我们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一起讨论,共同参与,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每次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组织观课,议课、总结。教研组内同事纷纷议课,在研讨中,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探讨了一些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见解,为各个层次的教师搭建了成长的阶梯,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交流中,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也得到开发,从多方面对一堂好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结合学校各阶段工作的进展来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教师互帮互学,共同进步。这样的教研氛围,不仅加深了教师间的相互了解,更促进了教师教学技术上的提高,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教学常规检查常抓不懈,落实到位。

为了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条理化,每个月的常规检查,都狠抓落实,不走过场形式,认真细致,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督促、检查,教师们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每到月底总能及时完成各项任务。

四、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我们语文组在学校、教导处的带领下,以提高教育教学管理为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利用教研活动进行学习、交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这学期,我们低段语文教师通过研究讨论,确定了以“生生互动,打造低段有效语文课堂” 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做到人人都有明确的目标,个个都有自己的实验操作。以此来加大教科研的力度,做好随机的监测、统计等资料的积累工作,集中力量突破主课题。

五、教研组工作存在的不足:

1、有些教研活动开展的不够扎实,在许多具体工作环节上缺乏创意,活动效率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出教研活动应有的作用。

2、个别教师对教研组活动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学能力提高不快,影响了教学成绩的提高。

3、学生活动开展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还不够,在学生活动的组织上依然没有跳出应试的窠臼,对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关注不够。

六、下一步工作的四点措施:

1、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我们要从自身找原因,不怨天尤人,不抱怨环境,努力加强学习,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的艺术性,促使教师之间更进一步地交流沟通,努力提高我们组老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2、严格抓好教学常规工作,从上课、批改作业、能力训练入手,严格要求学生,牢记古语“教不严,师之惰”,以此相互勉励。

3、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我们将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树立竞争的学习风气为主,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扩大阅读量和作文量,进行有序地专门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水平。

4、尽力做好后进生的工作,想各种办法,常抓不懈,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总之,在本学期里,我们语文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了困难和不足。我们相信,只要全校上下切实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组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精锐范文网 https://www.jingruijixie.cn Copyright © 2019-2024 . 精锐范文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精锐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吉ICP备19001769号-1

Top